据新华社消息,近日,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宣布,将处罚22名牵涉数据造假的现任和前任高管。三菱电机被曝出检验数据造价,且持续了长达30多年。根据外部专家小组的调查报告,三菱电机设在日本的22处生产基地中,有17处存在数据数据等不当行为,共涉及起造假案。这些事件中,起是蓄意为之,62起涉及管理人员。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造假,这样的企业我由衷地“敬佩”,这或许就是造假的“工匠精神”吧!
最近几年来,诸如此类富有“工匠精神”的日本企业年年都有,都快见怪不怪了。根据媒体的报道,神户制钢数据造假,造假至少20年;小林化工种药品中,80%有造假记录,已有40年;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,质检数据造假20年;日立质检造假30年等。
还有日产汽车让无资质的质检员从事汽车出厂终检;高田气囊测试数据造假;西铁城电子公司篡改产品数据;KYB工业株式会社伪造免震装置和减震装置性能检查记录数据等。
所以有了这么多年的“丰富经验”,不出意外的话,富有“躬匠精神”的他们很快就会出来鞠躬道歉,然后就当无事发生,检讨全流程动作可谓轻车熟路。
年,三菱就发现了旗下所售的汽车存在安全隐患,但他们没有召回维修,而是选择了隐瞒,最终造成了大卡车车轮脱落,导致妇女儿童在内的路人不幸身亡的惨剧。年,三菱汽车又被曝出油耗数据造假25年,涉事车辆超万辆。年被曝出电机造假,现在又是变压器检验数据造假。
这数十年来的造假行动,已经不是某个部门的疏忽造成的,而是企业内环境如此,是一种自上而下、系统性的造假。至于原因,可能在于日本社会企业制度的弊端。日本企业管理中存在很多特殊的制度,比如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。这种用人模式,就别提什么“工匠精神”了,混就完事了。
更深层次来说,在日本经济近些年来止步不前甚至开始衰败的情况下,日本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渐丧失。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维持其市场竞争力,便动起歪心思搞造假。
日本是在明治维新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,成功赶上了殖民时代的末班车,成为自由贸易时代完成工业化的“先发国家”。先发优势带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准的超额利润,使得先发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,不断拉大与后发企业的技术差距,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。
日本虽然为先发国家,但相对于欧美主要强国依旧是后发的,大多数产业链达不到欧美的高度。二战后至今,越来越多的国家一步步实现了工业化,这些国家的发展崛起,使得日本各产业的竞争优势更进一步丧失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日本很多企业为了维持先发者“工匠精神”的高技术光环,或主动或被动地用上了造假手段,自然也就不稀奇了。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,依附于先发优势的“工匠精神”,终会随着传统优势产业的失守彻底崩塌。最后,三菱这屡教不改的造假文化,光鞠一个躬道歉恐怕是不够的,起码也得多鞠几个。不过对其而言,只要能糊弄过去,鞠成弹簧刀或许都不是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