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://m.sohu.com/a/821483864_121879823自从日本江户幕府于宽永年间(~)发布锁国令后,专念于国泰民安,根本不考虑海权兴衰及海外发展,海运事业衰败到了顶点。黑船事件,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后,幕府号召各藩推广、传授使用舰船的技术,文久元年()传令各藩,奖励建造大型船只、鼓励购买外国舰船并允许在国内自由航行,对不熟悉航海者可根据要求借予领航员和水手;意在加强国防事业。翌年幕府撤销锁国令、解除了出航海外的禁令。
随后在明治维新时代,日本海运业有了进一步发展。三菱公司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就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。
岩崎弥太郎是前土佐藩士,曾担任小参事。利用管理藩所有船舶之便,借用其中3艘轮船,建立了名为“九十九商会”的漕运公司,承诺平时从事东京、大阪、高知之间的船运事宜,如有战事则专门承担该藩运输。该公司于年开业,开业当时由于势单力薄并无显著业绩。不久,九十九商会暂时解散,之后改称“三川商会”。
年7月废藩置县后,岩崎廉价收购了旧藩所有轮船6艘,拖船2艘,小船、帆船、仓船各1艘,于大阪再创船舶公司,并在东京设立分店,按照山内氏家徽的三柏叶制作了三菱徽章,为公司取名为“三菱商会”。三菱商会成立一两年后,业绩势如破竹,远远超过邮政蒸汽轮船公司(年承揽邮政业务后改称为三菱邮政轮船公司),更加热衷于扩张业务,国内的航运业很快便在其掌握之中。
年发生佐贺之乱,三菱公司为执行公务将总部迁至东京,大阪变为分公司,业务继续扩大。不久政府出兵台湾,与内地的佐贺小动乱不同,军队及军需品的运输只能全部依靠船舶。当时政府认为仅国内航业无法胜任此重要任务,欲请求当时仍掌握着日本海运主权的美、英、法等外国轮船公司中最为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承担运输任务,并秘密与其交涉。但是美国宣布严守局外中立,命令该公司薛觉商谈,使政府的计划完全落空。无奈之下,政府紧急拨款.68万两银,购入13艘轮船。但是由谁来管理及使用这些轮船,又成为政府颇为头痛的难题。
三菱公司认为必须掌握这个大好时机,上书政府曰:“愿以弊公司所有数艘轮船报效国恩于万一”,此前大隈重信便认为岩崎具有超人之处,大久保利通同样认为岩崎志向远大。且大久保虽身为内务卿却施压朝野,大隈虽身为大藏卿却言凌众官,故政府一致决定接受岩崎建议,将购入的船舶交予三菱公司,委托其承担所有军队及粮食运输(当时邮政轮船公司也承担部分运输任务,但业绩不佳),以应对一时之急务。此为三菱公司成功的第一个阶梯,此间获利甚多,三菱公司由此名震天下。
侵略台湾结束后,政府越发感到扩大海运的紧迫,遂加大干涉保护政策的力度。并认为三菱有功,将曾经托付予其使用的所有军用船舶无偿赠予三菱,助其扩大事业。其间邮政轮船公司解散,政府又将该公司所属的18艘船舶收购,全部交给三菱公司使用,其条件是承担邮政运输任务的所有船舶,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只要政府需要就必须供政府使用。政府为促进海运事业,自年起连续15年每年向三菱提供25万日元特殊补贴;此外责成三菱公司成立商船学校(即三菱商船学校)及水手、伙夫培养所,以达到培养海员的目的;为此政府每年提供1.1万日元的专项补助金。至此,三菱公司的基础已经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。
年2月西南战争爆发,此战成就了三菱的海上霸权,使公司的创立者及经营者、土佐乡士岩崎弥太郎一跃成为日本的海上王者。战争初始三菱奉命运送军队和粮食等军需物资,出上海航线船舶之外,所有船舶皆为军用。同年6月,平定叛乱尚未可期,三菱请求政府再度购入五六艘大小轮船,否则运输任务难以完成,并要求一次性给予70万美元的购船补贴。为解燃眉之急,政府不得不完全应允三菱的请求,三菱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加入公司资金38万两银购入轮船10艘,业务急剧扩张,海上的无限利益悉为三菱垄断。在海上扩张力甚微的明治初年,唯独三菱获取巨额财富,仅仅数年便成为日本唯一雄视海内的大公司,无人可以与之抗衡,这便是三菱的崛起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