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bdf/前不久,很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广汽三菱,终于步入了属于自己的电气化时代。广汽三菱首款纯电动车型阿图柯迎来了上市,全系推出2款车型,售价19.98万-22.98万元。
阿图柯定位一款紧凑型SUV,乍一看价格处在中规中矩水平,而且同为合资紧凑级SUV的ID.4系列等车型,起售价也在20万元左右。但实际如果深挖阿图柯的身份,就会发现,它的产品力似乎有些差强人意。
编辑搜图
换壳AIONV,价格贵“5万”
对于阿图柯的真实身份,其实很多人都已经了解了,它与同为广汽旗下的广汽埃安AIONV出自同源,两台车采用了相同的平台,拥有相同轴距、动力以及电池组,仅在内外设计与配置等方面做出区分。
编辑搜图
可以看出,作为同平台的产物,阿图柯与AIONV这两台车的售价区间和续航里程都有重合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阿图柯2款车型分别搭载了71.8kWh与69.9kWh电池组,而AIONV搭载71.8kWh的70车型要多少钱呢?17.76万-22.96万元,而这其中,22.96万元为超级快充版,如果除去这款特殊的车型,实际上AIONY的70车型售价仅为17.76万-18.76万元。
编辑搜图
也就是说,在同样的续航与动力总成下,阿图柯的起售价比AIONV的高配售价还要高,两台车起售价相差也达到了2万多,这还不包含AIONV的优惠。如果算上AIONV终端2、3万元的优惠,两台车实际落地价格将相差接近5万元,这难道是广汽三菱这个合资品牌LOGO带来的“无形价值”嘛?我真的不李姐。不过不排除一种可能,阿图柯如果终端有个3、4万元的优惠,打入市场还是有希望的。
编辑搜图
合资与自主品牌采用相同平台打造新能源车型,其实在广汽丰田、腾势等品牌上也出现过,甚至未来一汽丰田也将会推出与比亚迪轿车相同平台的纯电动车型。但已知上市车型,却并未因为品牌差异,而与自主车型拥有如此大的价格差距。广汽三菱可以说是在品牌影响力极度低迷的时候,破了个先例。
配置诚意不足,车型无亮点
这时肯定很多小伙伴会有一个想法,价格贵了,肯定配置也相应的会高一些!但在阿图柯这款车上,显然不成立。我们以阿图柯款先锋版(19.98万元)与AIONV款PLUS70智享科技版(18.76万元)为例:
编辑搜图
通过对比可以看出,两台同平台车辆,AIONV在价格更便宜的情况下,配置优势也相当明显。而阿图柯在部分主/被动安全配置上,则显得有些诚意不足了。这时不得不让我们怀疑阿图柯的真实目的!难道是来成全自己“兄弟”AIONV的?
如果说跟别的车型比,显得阿图柯配置有些弱,那么跟自己比呢?
编辑搜图
低配与高配3万元的差距,换来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变三元锂电池,多了车道偏离、车道保持、主动安全、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全套的驾驶辅助;除此之外还有座椅加热/通风、手机无线充电等舒适性配置。这3万元性价比还是相当不错的,这不明摆着让消费者上高配呢吗?但高配落地就要接近24万元了!显然,阿图柯在低配车型的配置上,诚意略显欠缺。
如果说产品本身不具有性价比,但在品牌、设计等方面足够优秀,其实也能支撑起车辆价值,但显然,这一部分依旧是阿图柯所缺失的。
编辑搜图
先说品牌,早年间,三菱在国内其实有着一段不错表现,蓝瑟、欧蓝德、翼神、帕杰罗也曾火过大江南北,但如今活跃在路上的,基本就剩帕杰罗了,还是平行进口偏多。而广汽三菱旗下除刚刚上市的阿图柯,也仅有奕歌、欧蓝德、劲炫3款SUV在售,并且市场表现不尽人意。广汽三菱甚至已经不能算是二类合资品牌,即便在三类合资品牌,也算是垫底的存在。
编辑搜图
再说设计,在AIONV原本的模子基础上加入了三菱家族语言,不得不说,方方正正的设计在如今满是极简设计的新能源阵营中,也算是一股清流了,还是能博得不少消费者好感的,但也仅此而已了。
编辑搜图
而且在内饰上,也显得缺少些新意。如果仅仅想凭外观设计,而没有产品与品牌两点硬核指标的支持下,卖到阿图柯如今的售价,显然有些强人所难了。
广汽三菱的路到底在哪?
其实不难理解,在没有一款车型能撑起市场的窘迫下,广汽三菱急需一款车型来为其破圈,甚至说是拯救品牌,避免退出中国市场。但很显然,这台车不是阿图柯,详细点说,不是接近20万元起售的“换壳”AIONV,这会让人感觉到毫无诚意。
编辑搜图
阿图柯的出现其实也略显尴尬,价格不能太低,太低了会让品牌力更低,从而陷入恶循环;而太高了,就是现在这种情况。如果上市一两个月卖不动,广汽三菱依旧要采取降价等促销手段,这不仅会影响到品牌本身,甚至还会影响到AIONV。扪心自问的说,如果两台车终端落地价只差1万元,你会选择谁?这时即便是品牌力一般的阿图柯,依旧会收到不少订单。
所以在新能源的道路上,在品牌自救的道路上,广汽三菱还差了不少。不仅是品牌布局,更有产品的缺失。从广汽埃安获取技术,虽然是最简单,但也是最笨的办法。如何能获得三菱更多的技术,取得完整的生态体系,打造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优秀产品,才是广汽三菱要考虑的,毕竟广汽旗下也不仅只有三菱一个合资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