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研究:新能源汽车行业(中)凡事,预则立不预则废。太难。
继续上次的新能源汽车的分析,了解了定义之后,我们就清楚了研究的横向边界。
那么行业研究的纵向边界是什么呢?
我想,是行业的产业链分析。
这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事情,因为没有教科书可以参考,并且产业链涉及范围广,甚至会出现多个行业交叉和纠缠的情况。
比如电动汽车产业链就涉及到电池、电机行业、充电桩行业等。
那么如何理解产业链呢?
所谓产业链的简单理解,是参与产品生产制造活动的产业链条。
所以首先要明确的是,行业分析的产业链中的产品是什么,围绕产品的上下游都有哪些。
(我相信很多人看过很多产业链的分析图,但极少数人能够对产业链有清晰的理解,包括我)。
电动汽车的核心产品是汽车(这其实不是废话),所以产业链的中游就是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制造以及整车的研发、生产、制造。
这里也看到了,分析产业链上下游的时候也遵循“抓大放小”的原则,看哪些是核心技术,比如电动汽车的底盘零部件也处于产业链中上游位置,但并不会着重分析,而是重点分析其三电的研发设计。
最后是产业链的下游,所谓下游就是产品卖给谁,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。
这里也比较混乱,比如4S店需要怎么定位?分时租赁需要怎么定位?
我所理解的产业链下游,就是产品通过“某种商业模式”卖给了“某类用户”。
那么4S店就是通过经销的方式将车辆卖给了C端消费者;通过大客户销售甚至大客户定制的方式将车辆卖给了分时租赁公司(B端客户),进一步提供服务给C端消费者。
通过这样的思路,我们就得到了下面的这个产业链图谱。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,多年制图
(看不清大图的可后台询问)
从这个图上,我们来看产业链的上中下游。
首先是产业链中游,包括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的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制造;产品形态主要是纯电动以及插电混合动力汽车。
关键零部件主要是三电核心系统,即动力电池系统、整车电控系统以及驱动电机系统。另外制造整车还需要传统的关键零部件,比如底盘、车身、内燃机、变速器等关键部件,以及车载充电机、DCDC、高压配电盒(PDU)等新增的关键部件,只是从重要程度以及新颖性上不如“三电系统”。
从中游的产业链分析也可以看出来,产业链的关键点在于三电系统的开发与集成,这就决定了在分析竞争对手优劣势的时候,“三电系统”的开发能力是对比的关键因素。
然后是产业链上游,大部分是是生产制造用的工业原材料以及零配件,比如电池隔膜、电解液用到的催化剂等,由于电芯是动力电池的关键部分,因此重点将电芯的零配件在产业链图谱中进行显示,包括正负极材料、电解液、隔膜。
当然,再废话一句,就说明了电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正负极材料、电解液、隔膜,如果去搜寻二级市场标的,当然不能在正极材料一棵树上吊死了,电解液、隔膜是不是也会存在很大的机会呢?甚至是电机用到的稀土永磁材料等会不会有业绩增长的机会?
这个要另外分析了。
最后是通过中游的设计、研发、制造、生产,产品通过一定的“商业模式”进行销售。对于传统汽车,主要销售模式就是经销商模式,但是新能源行业推出了直销的方式。关于汽车的销售也是很大的学问,有机会再细说,但是就整车销售来讲,主要是ToB和ToC两个大的方向。传统4S店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,由于分时租赁和网约车的推出,B端消费者的比重稍有提升,比如比亚迪和滴滴的联合开发,上汽旗下的分时租赁主要采购上汽集团的车辆,都说明了B端客户的重要性。
通过产业链的简单概览,我们“抓大放小”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面貌,也可以将我们分析的企业进行“对号入座”,看它们处于产业链的什么环节,它们的上下游都有哪些,然后进一步深入到企业进行分析。
通过产业链的分析除了能够得到宏观上的概览外,我们还应当进一步对产业链的参与者进行初步了解。
该环节都有哪些企业参与?
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中游环节以提供整车产品为主,其次会涉及到零部件企业的分析。
整车企业,按照美团王兴的简单粗暴的分类方式,包括的方案。
即
3个央企:一汽、东风、长安;
3个国企:北汽、上汽、广汽;
3个自主品牌:吉利、长城、比亚迪;
3个已经上市的新势力:蔚来、小鹏、理想;
为什么讲,这是简单粗暴的分类方式呢?
这里混淆了很多概念,即汽车品牌、汽车企业、汽车集团。
蔚来、小鹏、理想极具迷惑性,因为他们的单纯,让我们觉得其他的也很单纯。
3个新势力基本是单一品牌、单一集团的模式。即小鹏汽车仅有小鹏一个品牌。
区别在于一汽旗下有红旗、一汽轿车、一汽丰田、一汽本田、一汽大众、一汽奥迪等企业;上汽更不用说了,有斯柯达、上汽大众、雪佛兰、别克、上通五、荣威、名爵以及刚推出的R品牌和智己,以及即将推出的上汽奥迪;即使如比亚迪,也有腾势汽车。
也就是说,整车企业的分法不太合理,因为这几个“3”涵盖了几乎中国所有相对有实力的汽车品牌。如以汽车集团论整个汽车行业,相当于没有进行区分,只是进行了梳理。
如果按照王总的这个思路,全球也就是PSAFCA,戴姆勒奔驰,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等。
我们讨论行业竞争格局,要讲明白口径,即分类逻辑。
相比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梳理,不如更多的讨论汽车品牌的消亡。毕竟,品牌是直达消费者的。
没有消费者会认为上汽大众和上汽荣威是一家,上汽大众也就不存在了,但不代表上汽集团不存在了。但上汽大众的消亡,对中国汽车行业绝对是重量级别的变革。
因此,基于消费者和市场的驱动,从汽车品牌角度去理解行业竞争格局是合理的,毕竟在统计销量的时候,前12家,不会按照上面的去统计,而是按照汽车品牌去统计更有价值。
说了这么多,只是为了告诉大家,竞争格局的分类逻辑是基于市场和下游消费者(或者叫场景)的。
那么作为产业链中游的竞争企业都有哪些呢?
常见的分类可以有按照车辆等级区分,包括ABCDEF;
按照汽车品牌区分,包括自主品牌、合资品牌;
按照汽车价格区分,包括入门级车型、中端车型、高端车型、豪华车型;
按照车辆动力类型,包括传统燃油车、纯电动汽车、插电混合动力汽车;
按照产品类型,包括SUV、Sedan、MPV车型。
这里就不再细说具体的分类下都有哪些企业了,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宦海沉浮,年年上新。就简单挑一些有趣的案例。
首先是风生水起之后一地鸡毛的企业,如乐视汽车、赛麟、游侠汽车、和谐富腾等;
然后是自主品牌的高端化(不一定是电动化),如长城汽车的WEY、吉利汽车的LinkCo、东风汽车的岚图、上汽集团的智己、北汽集团的ArcFox等;
最后是慢的差点掉队的外企,如大众的MEB等,通用汽车还不清楚有什么计划,朋友们可以补充。以及丰田、本田、奥迪等电动化声音并不强烈。
还有造车新势力,蔚来、小鹏、理想已经完成了从0-1,从1-1万的跨越,通过登陆资本市场也算完成了Round2,接下来就是面临10万年销量的门槛了,相信不会很远。反倒是一开始呼声很高的威马汽车在资本市场稍微有些落后,不过随着其D轮亿的融资,相信成为新势力四强不会很远了。
再补充下科技公司的参与,尤其以华为最明显,其打造的汽车BU下的5个方向(智能电动、智能驾驶、智能车云、智能网联、智能座舱)每个都面向汽车的未来,力争成为中国的博世,不是没有可能,但路还很远。另外还有阿里巴巴身影的斑马汽车,字节跳动的车联网等,让这个行业变的越来越有趣,使得整个产业链不是线性的扩展,而成为了网状的链接。
这大概就是行业纠缠的所在吧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产业链中游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信大家也有很熟悉的企业。
比如排名前十的博世、大陆、德尔福、舍弗勒、电装等老牌Tier1。这些主机厂都要让三分的角色,的确把握了汽车产业很多的核心技术,但相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,兴许这个格局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。
这种变化就在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,电池、电机、电控。
电池企业中上面Top10没一家值得称道,相反国内的宁德时代、比亚迪(弗迪)、孚能科技、国轩高科等企业拔得头筹;电机企业就不如电池这么明显了,毕竟电机也和内燃机几乎是同时代的产物了,即便如此,国内也涌现了汇川技术、上海电驱动、精进电动、大洋电机等有竞争力的企业。当然还有一些所谓“小三电”的零部件,如DCDC、充电机、PDU,这些产业的很多企业也能看到国内企业的身影。以及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,如充电站、换电站等。
这也说明了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,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。
从产业链到企业,完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级转变,相信再到企业层面的“基本面分析”也就有了基本的行业理解了。
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,共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篇文章,近万字。
把行业研究比喻为江湖的纠缠,除了能够接地气一些,更说明了行业本身是错综复杂的,上篇为行业的边界,中篇为行业产业链的纠结,下篇为行业的竞争。
敬请期待。
多年研究:新能源汽车江湖的纠缠(上)
BMS开发系列:
BMS开发经验总结:基于AUTOSAR的嵌入式软件开发(1)
BMS开发经验总结:基于AUTOSAR的嵌入式软件开发(2)APPLayer
BMS开发经验总结:基于AUTOSAR的嵌入式软件开发(3)BSWLayer
基于Simulink的AppLayer开发
从BMS全球供应商到旅行青蛙
许多年:新能源汽车从业者和观察者,曾参与荣威ERX5、MarvelX、别克Velite6等的研发设计工作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