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观来说,国内常见的一些汽车广告真心挺无聊的。因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车,宣传方式一眼看过去那都千篇一律,很少再会出现夺人眼球的精彩案例。但在广告文化更为多元化的国外市场,许多主机厂都曾带来过让人忍俊不禁的广告作品。
比如大众就曾在年带来过一组Polo的宣传海报,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上图这张,一群警察直接以一台Polo为掩体,并伸出一个喇叭朝外喊话。
仔细观察,可以看到现场不乏几辆老式美系车的身影,但所有警察都默契地躲在了Polo身后,其目的就为了向消费者暗示大众的车足够结实坚固。
只是大众万万没想到,自己刚栽好没多久的树,竟然被日产抢去乘了凉。
同样的场景、同样的画面、同样的构图,唯独那台大众Polo被换成了日产Z,还有就是原本躲在车后的那帮警察,这回居然挡在了Z的身前。
再结合右下角“THEMOSTBEAUTIFULCAROFTHEYEAR”的说明,也就不难理解为何Polo只有当掩体的命,而Z则值得警察们拼命守护了。
此处应有大众内心os:玩还是你会玩啊……
还记得宝马曾经推出的“前驱三连”吗?
马儿也好、青蛙也罢、又或是脑袋用来卤一下会更加美味的兔兔,原本都属于后肢发达的动物。但宝马的这组海报,直接把它们仨的的前后腿调了个位儿,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万分嘲讽的“That’swhywedon’thavefrontwheeldrives”。
可以肯定的是,宝马当年设计这组海报的时候,应该万万没想到自家有朝一日会推出UKL前驱平台吧……
而以动物做类比显然不是宝马的专利,下面将要登场的这一组海报,就算把logo和文案一并去除,想要辨识出是哪款车型应该也没太大难度。
用一匹马在后面推着走的形象比喻,纵观历史长河,除了似乎也找不出第二台车了。
说回宝马。除了喜欢自己打脸以外,当年的宝马没事也爱揶揄一下竞品。
就比如文案夸赞着“奔驰也能带来驾驶乐趣”,结果一看配图,居然是一台奔驰拖头拖着一车的宝马5系(E39)。
Smart的广告平日里应该都没少见,比如这一组通过和其他微型车的尺寸换算,来突显自家fortwo车型的娇小身材。
但也不是所有Smart的广告都在一味地强调“小”,这家古灵精怪的汽车品牌也有过不走寻常路的经历。
比如习惯性的采用Smart标志性的停车大法,但因为自家的forfour是台有后排的四座车型,所以整个车头都顶在了马路中央……虽说广告创意还不错,但Smartforfour依旧是一台常人难以理解的车型。
丰田RAV4的这个广告其实没有太深的寓意,就是在宣传自家车型的度全景影像功能;但一群帅小伙全方位的围在你车旁,时刻帮你打探着周围环境,确实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感。
虽说乍一看颇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,但如果告诉你,这其实是一组三菱欧蓝德可加热雨刮器的广告,是不是突然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?
还记得之前Smart用其他车型来反衬自己的小尺寸嘛?这一转眼Smart自己也沦为了别人的标杆。而敢对Smart下手的,正是来自意大利的经典摩托车品牌Vespa;可千万别看不起这小踏板,一台车大抵也卖小几万。
菲亚特X这张海报的信息点算是藏的比较深,甚至在外网上都有很多评论说没找到点在哪儿。看到地上的减速坎没,而X驶过之后拉出的光带并没有上下起伏,说明其悬架系统完美过滤了来自路面的颠簸。
四组红绿灯和四个限速标的组合,其实是奔驰在宣传自家Vito所采用的四驱系统,可以根据实际路况对车轮的动力传递进行精确控制。
相比之下,奔驰SLSAMG的海报就比较容易拉仇恨了,法拉利、兰博基尼、保时捷的logo都进行了镜像处理,暗示如果你开SLSAMG,那就只能从后视镜中看到这三大品牌的车型了。
近期国内的垃圾分类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,而早在年,大众就曾发布过这样一张海报,在一个特大号的垃圾桶上开了一个汽车形状的孔,以此来宣传自家的Polo有95%的零部件是可回收的。
在年的时候,大众为了给即将引进马来西亚市场的GTI造势,还特意发了这样一封电子邮件给广大车迷。实际上左边是海报的原始形态,画面中似乎只有一台高六GTI,但当你按下Ctrl+A之后,许多隐藏功能和信息就都会显现出来;而这则广告也契合了GTI看似低调,实则钢炮的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