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菱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看上比亚迪汉,但周围全是特斯拉,怎么办车
TUhjnbcbe - 2025/8/1 10:10:00
刘军连出诊的医院 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07342232630205756&wfr=spider&for=pc

我开了比亚迪汉EV,又开了特斯拉model3,经过一段时间相处,五味杂陈,终于明白了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差距有多大,奉劝想买电动车的人要三思。

比亚迪虽然近几年凭借着强势的技术储备,在国产新能源领域塑造了标杆地位,与绝大多数车企相比都有过之而不及的优势,但面对与特斯拉强势的竞争,仍有几个顽疾让人难以接受,各个戳中心坎,只有明白了优缺点,才能买车不后悔!

不可否认,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比我们想象要快,随着日趋成熟的电池技术,被弱化的续航里程不再是短板,面对多样化的市场,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车品牌反而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。

有人认为开特斯拉有面子,在技术上更有前瞻性,也有人认为比亚迪的研发数一数二,拥有更完善且可控的自主实力,连丰田都找比亚迪合作,对于安全性的蹉跎更是面面俱到,也有的认为比亚迪只是样子货,低端的形象抬不起头,在纯电领域只能唱配角,那么巨头之争,到底谁更好一些呢?

曾经我在买纯电动车的时候也面临过这样艰难的抉择,身边的朋友不看好纯电的不在少数,而看好纯电的又劝我买特斯拉,毕竟自特斯拉进入国内后,纯电动车才大量走入人们视野,科技高端就是它的代名词。

但面对各抒己见的观点,我还是毅然决然的投向比亚迪汉EV,也开过很长时间的特斯拉model3,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,发现比亚迪和特斯拉有3个明显差别,不止是三电技术。

下面我将结合两车优缺点进行具体分析,告诉大家买纯电动车,到底是比亚迪好,还是特斯拉更有优越感,希望能给想买新能源的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。

比亚迪PK特斯拉技术之争——电控

想要造纯电动车很简单,不管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,拆的七零八落后发现,其实所用的零部件都相差不大,包括核心技术,动力电池和电机都有异曲同工之处,但唯独电控系统制约着装车后所呈现出来的不同产品高度,这也是目前不少新势力品牌,在短期内无法扭转的技术差。

特斯拉其实在核心构造上没有太多特别之处,不少人调侃,特斯拉的电动车就是,松下电池+台湾的电机+自己的电控技术,说白了在三电系统上,特斯拉只掌握了电控技术而已,但正是它的优越性,让它在纯电领域有了明显分水岭。

电控系统如同电动汽车的大脑,BMS电池管理系统就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也是纯电动车最大的难点,它直接决定了整车的续航能力、充电速度、电池控温和动力性能,甚至可以说它决定了一辆车的行驶品质。

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,就是为保证电池工作正常,根据不确定的环境温度、用电需求、电池状态等来协调各电池单元的充放电功率,在发生碰撞必要的时候切断高压线路,此前听过不少关于纯电动车,自燃、续航虚标等,一方面有电池性能主导因素,另一方面就是电池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引起。

因为动力电池和普通手机电池有较大区别,它是由成百上千组电池构成,每一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因为充放电不当引发电池组故障,而电池管理系统,他就可以控制电池组的温度、电流、电压等平衡一致性,延长电池组循环寿命。

而目前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处于顶端位置,申请的大量专利都是围绕电控系统,譬如modelS上使用的16个电池包,每个电池包由颗小型单体电池组成,数量相比此前model3,高达节,想要管理错综复杂的单体电池,难度是非常的大。

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少车企还在想如何提升续航里程时,马斯克敢放出豪言,只要充电速度快,长续航没有任何意义,很大原因就是强大的BMS给的底气,加上现在特斯拉超级充电桩遍布全国,甚至西藏的沿途都有,按照目前model3的充电速度,只需要15分钟就能从10%充至80%的电量,保证强性能的同时电耗还低。

当然比亚迪的电控技术也并不在特斯拉之下,毕竟能放出话“分分钟造出特斯拉”,没有关键实力可不敢狂妄自大,电控系统最重要的IGBT芯片,比亚迪也是国内唯一能够自主生产的汽车品牌,从无到有虽吃过不少苦头,但其技术含量不亚于西门子、三菱等国际制造商。

而目前比亚迪e平台的3.0电控单元,也使用了全新一代的SIC电控方案,电控最高效率也达到了99.7%,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续航不“虚”,续航能效有一定提升,但从实际表现上来看,汉EV高性能版充满仍需要67分钟,而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版充满仅50分钟,续航还长65km。

不是所有的车企在电控上都能做得好,虽然比亚迪取得长足进步,相比其它新能源车企更懂得如何技术精进,但在控制电池电量、电量分配逻辑方面特斯拉显得更有心得,我们不妄自菲薄,有差距也应该正视。

比亚迪PK特斯拉技术之争——电池

电控相当于大脑,那么动力电池如同心脏,动力电池的容量及性能决定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,虽然市场上能达到公里以上续航不在少数,但还有大多数人依然不看好纯电动车,主要是因为电池衰减特性还无法突破。

即便是拥有好的电控单元,但也不代表小容量电池也能达到长续航水平,只能说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相辅相成,因此,各大电池厂商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要突破这一束缚,而在这一电池水平上,特斯拉和比亚迪也有了明显分水岭。

上面说道,在三电领域,特斯拉除了电控是自主研发,而电池则是秉承拿来主义,供应商主要来自松下和LG化学,自国产化以后,宁德时代才正式进入特斯拉供应商序列,目前国内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版,所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就是宁德时代的,续航里程只有km,而高性能四驱版本的三元锂电池,仍然是松下和LG供应,续航里程达到km。

比亚迪的动力电池都自来自主研发的弗迪电池,旗下所有车型都在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,而电池又是比亚迪老本行,从续航、性能和安全性上展开错位竞争,以汉EV为例,从款至今,针对不同版本分为了5种续航里程,标准续航版为km,超长续航版为km,四驱高性能版本为km,创世版更拥有km,而四驱版也提升至km。

就拿两车四驱高性能版本来说,model3续航KM的车型,电池容量为78.4kwh,百公里电耗13kwh,百公里加速3.3秒;比亚迪汉EV续航里程KM的车型,电池容量为85.4kwh,百公里电耗15kwh,百公里加速3.9秒。

众所周知,电池性能好不好,不仅要看驾驶性能还要看百公里电耗,可以看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电池性能上相差不大,虽然model3可以用更小的电池包,完成更长续航,并且在加速能力以及用电量上要略有优势,但造成这种差距主要是采用不同电池造成的性能差。

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在于,能量密度大,电压高,充电效率好,相同体积的电池组容量,相比磷酸铁锂每kg要多出90wh电池容量,在轿车趋于轻量化的构造下,可以留出更多空间利用率,同时由于重量更轻,也带来了先天性的速度及续航能力。

但缺点在于,稳定性较差,受到撞击和高温起火点比较低,类似火药的特性,一旦内部短路热失控,就会分解释放出氧气,与电池可燃电解液发生反映,造成爆燃,因此为了防止发生意外,对电池组的外部防护有着更高要求,而特斯拉目前也还没有办法解决,都是使用高强度铝合金、防弹复合材料进行保护,只是给车内乘客留出一定的逃生时间,隐患依然存在。

比亚迪所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,其第一个优点就是安全性好,磷酸铁锂晶体中的P-O键稳固,难以分解,磷酸铁锂在℃左右才会发生分解,而三元锂在℃左右,因此即便是遇到高温或过充也不会产生电池内部结构性崩塌。

加上比亚迪采用“刀片”形式的电池排列,使得即便是电池命门针刺环境下,所产生的热量更少,散热也更快,而根据比亚迪给出的试验数据也表明了,不冒烟、不起火,无论是对车对人都有较高的安全防护作用,目前大多数客运大巴都采用的是磷酸铁锂,毕竟安全是第一要素。

但缺点也是无法诉说的痛处,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只是解决了对安全性的争议,而能量密度依然很低,导致在相同重量下续航短,只有通过增加电池重量,才能获得更远的续航,这也是为什么汉EV电池更大,但续航以及加速性能要落后model3的重要原因。

加上比亚迪对电池提出对电芯终身质保政策,虽然条条框框划的很饱满,但总的来说,对有长期用车的消费者更能体现价值,而特斯拉的8年/19万公里质保,虽然都是为消费者解决后续换电顾虑,但毕竟终身和限定区别很大,所以,比亚迪在电池组上的考量比特斯拉更面面俱到。

比亚迪PK特斯拉技术之争——电机

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三电技术不受制于人的新能源车企,可以说在技术铺垫上甚至比特斯拉还要有前瞻性,有了好的电控和电池,还要有好的电机,不然新能源汽车整层架构将会崩塌,而在电机选取上,特斯拉选着了保守异步电机,而比亚迪选着了“难啃”的永磁电机。

比亚迪汉EV四驱高性能版车型前后电机都搭载的是自主研发的永磁/交流/同步电机,其特点在于功率密度大、体积更小、重量也更轻,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工况下,都有着较高能量转换效率,同时在续航能力上有着一定效率,而缺点就是需要的永磁材料是稀土资源。

比亚迪采用永磁同步,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续航,另一方面国内所需的稀土资源还比较丰富,汉EV前电机最大功率kw,最大扭矩N.m,后电机最大功率kw,最大扭矩N.m,而电机总功率达到kw,总扭矩达到N.m,百公里加速3.9秒。

特斯拉的电机是由台湾富田供应,model3高性能版搭载的是前感应/异步电机,后永磁/同步电机,异步电机的特点在于技术成熟、成本低,家电领域都能见到,稳态的输出效率比较符合特斯拉品质追求,但提速性能不如永磁同步快,model3前电机最大功率kw,最大扭矩N.m,后电机最大功率Kw,最大扭矩N.m,百公里加速仅3.3秒。

可以看出,即便是永磁同步电机比异步电机应有优势,但特斯拉仍然要快0.6秒,造成这种误差,其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了,一方面特斯拉在为了改善同步电机不足,在电调部分做起了文章,用科技的手段调节,另一方面它的悬架相比汉EV更有考量,底盘一直是国产车短板,即便到了新能源领域依旧如此,加上风阻系数和整备质量的优越性,快并不是电机特性带来的,而是特斯拉整车调校确实略微出色。

比亚迪PK特斯拉技术之争——自动驾驶

特斯拉自进入国内以来,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自动驾驶,可以做到在驾驶员不干预的情况下,解放双手双脚全程自动驾驶,无不刷新国人对智能化的新观念,但又被不少人嗤之以鼻,原因被认为不安全,不实用,一次又一次的言论顶上热门。

而比亚迪则被认为是新能源领域最务实的企业,从弃用三元锂电池,技术创新“刀片”电池,再到试验测试证明,都在围绕安全做出诠释,抓住了国人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,但在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向L3级别以上发展时,比亚迪还停留在L2级辅助驾驶上,虽然比亚迪有可能在筹备,但面对L3级别已经遍布全球的特斯拉,比亚迪已经落后了。

可以说自动驾驶相比人类大脑的灵活性比较鸡肋,但也许你能够列举出因自动驾驶发生的事故,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高过比亚迪确实是不争的事实,据统计特斯拉的AUtopilot已经有30亿公里,而最近一次事故发生率,是在万英里才发生一次,利用数据,人工智能、传感器、通信等硬件和软件组成,不仅可以学习适应每一次用车习惯,还能打造纯视觉无人驾驶的实用性。

譬如特斯拉的前后雷达和摄像头,可以准确的识别周围的驾驶环境,障碍物,道路情况以及潜在危机等,能够将大多数危险隔绝在几米之外,而且清晰度也非常高。

自动驾驶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方向,也是体现企业高精尖技术的标准,从目前来看,在已知的自动驾驶面前,比亚迪想要超过特斯拉,还有一定差距,相信未来这一差距会缩小,但近几年难以实现,毕竟面对机械化的电脑,只有跑的更多,学习能力才强。

比亚迪PK特斯拉——外观、空间、内饰

特斯拉model3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,豪放、张扬的外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,每次停留都让人促足观望引发自豪感,摆脱变速箱与发动机的束缚,让它的车内空间利用率更高,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,都比较宽敞。

但在放荡不羁的外形下,内饰就显得一言难尽,极简风格的设定难以勾起太多驾乘欲望,用“四个轮子加沙发”来定义准没错,整车内饰除了中控显示屏和方向盘一览无余,但对有的人来说,就喜欢这样不按照常理的调性,而对于有的人来说,极简过度就是简陋。

比亚迪汉EV的外观设计就比较遵循传统,但又不失纯电动车的流线美,宽阔的用车空间得益于尺寸,汉EV是中大型车,而model3是中型车,按照买大不买小的定论,汉EV无疑是最符合国人需求的,长轴距为乘坐空间留出舒适性,也为后备箱留出更多载物性,厚实的座椅舒适度更高。

内饰上的调性趋于豪华,都来到25万以上了,豪华必然是国人最爱的属性,大量皮质包裹的整车布局,能触碰到的地方都是软性材料,无论是精致的缝线,还是撞色的搭配,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设计感。

如果蒙住车标,也许会对特斯拉的外形欣喜若狂,但进入车内就显得一般了,其实,舒适与实用才是王道,而汉EV的面面俱到,显然自主品牌对国人的揣摩更有心得,在质感上比亚迪EV做的更好。

比亚迪PK特斯拉——产品力

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产品力?是比亚迪的创新和极致追求,对于品质的尽善尽美,还是特斯拉技术的精进,其实都不是,在大多数人眼中车标才是体现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准。

马斯克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,特斯拉起步初期就定位于高端产品,8年交付的第一批Roadster定价为11万美元,要知道这个价格,即便是拥有百年汽车工业的奔驰、宝马都不敢定下的价格,而自进入国内以后modelS售价更是高达64万元。

而它的第一批产品几乎全部卖给了富商巨贾,按照国人对产品的印象,就是价格越高产品越好,也最能体现优越感,在这样的消费观带动下,特斯拉在高端市场塑造了豪华形象,即便是在model3价格下放的趋势下,高级感依然存在。

和特斯拉相比,顶着科技光环的比亚迪却选择了反方向,以低端入市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,低端热销固然能够迅速做大,但也是一把双刃剑,一旦构成低端形象,就会陷入恶性循环,至今在绝大多数人眼中,比亚迪的低端形象也要远胜于科技光环。

包括比亚迪颠覆性的DM-I技术很先进,不管是售价、还是节油性,加速优越性,垂直的产业链整合,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自主生产,但依旧有不少人认为比亚迪的就是低廉的标签,而特斯拉是高级的象征。

比亚迪和特斯拉到底谁更值得选?

国人买车其实很容易被它人主导,始终摇摆不定,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在乎周围人的看法,这种买车思维很容易后悔,面对特斯拉与比亚迪这种强者竞争,更是不知道该站那边。

买车首先要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期望,以我上面的分析对比,如果比较注重经济性和安全性,那么汉EV是不错的选择,四驱高性能版本虽然加速只有3.9秒,续航里程km,但其32.98万的指导价比model3便宜接近4万元,而这4万块的差距只给model3带来了65km续航和0.6秒的加速能力。

何况安全性更高的电池技术也为行车安全带来了保障,更大尺寸的定位以及豪华的软装,其实开起来并不亚于特斯拉的表面豪华,买车是要图自己心满意得。

如果比较在乎产品价值和想体验更高级别的驾控乐趣,那么特斯拉也是不错的选择,比较高定位的产品印象,能够提升大多数人的获得感,但值得注意的是,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特斯拉并没有标配,市场上最多的半自动驾驶辅助要30元,意味着将付出70元的代价,至于值不值得很让人三思。

写在最后

比亚迪在进步,从今年第一季度销量28.63万辆足以证明,与特斯拉的差距已经缩短为辆,意味着越来越多人对比亚迪重新燃起了购买欲,但从一定技术体量上来说,可以认为特斯拉就像“组装厂”,但与比亚迪比起来依然是可敬的对手。

尤其是在软件算法和开发上,电控领域的先进性,以及对新能源的前瞻性上,差距在缩小,但要想达到新高度,比亚迪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,有时候不仅面临技术上的差距,时常还要应对四面八方的质疑和比较,不过,总的来说,汉EV的技术与品质不会差,很有性价比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看上比亚迪汉,但周围全是特斯拉,怎么办车